公司 来源:长江商报 2022-09-19 08:32:01
近日,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敷尔佳”)于深圳创业板首发过会,离A股“医美敷料第一股”更近了一步,但市场对其质疑声不停。
敷尔佳在售产品覆盖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和功能性护肤品,主打敷料和贴、膜类产品。凭着“医美面膜”这一噱头,过去三年敷尔佳净赚21亿元,2021年毛利率达82%,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。
赚得盆满钵满的敷尔佳在研发上颇为吝啬。过去三年,其研发费用合计仅732.65万元,研发人员仅6人,而同期宣传推广费用合计为4.72亿元。公司“自然人经销+返利”的销售模式还被市场质疑有“传销”的嫌疑。虽然敷尔佳明确否认,但市场质疑声难消。
医用面膜算是一个特殊场景下的细分市场,天花板不高,仅凭营销敷尔佳还能走多久?
核心产品销量下滑业绩增速放缓
伴随着医美盛行,搭上医美快车的敷尔佳多款面膜被打造为网红单品,这也让公司获得了极强的盈利能力。
招股书显示,2019—2021年,敷尔佳分别实现营收13.42亿元、15.85亿元、16.49亿元;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.61亿元、6.48亿元、8.06亿元,三年合计盈利21.15亿元。2021年,公司综合毛利率达81.95%。
不过,公司业绩增速明显下滑。2020年、2021年其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8.7%、4.08%,净利润同比增速为-2.04%、21.38%。今年上半年,敷尔佳营收、净利润同比增速也仅为2.94%和1.57%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作为敷尔佳核心产品的医美面膜,也出现了销量下滑。
2019—2021年,敷尔佳医疗器械类产品收入分别为9.18亿元、8.80亿元及9.28亿元,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8.38%、55.54%、56.25%,整体呈下降趋势,其医疗器械类产品包括3种敷料和1种喷雾;在单价稳定上升的情况下,敷尔佳医疗器械类产品的销量正趋于下滑,分别为1945.88万盒、1847.60万盒、1871.72万盒。
虽然敷尔佳近几年来赚得盆满钵满,但在研发投入上并没有那么大方。招股书显示,2019—2021年,敷尔佳研发费用分别为60.39万元、147.97万元及524.29万元,合计732.65万元,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.04%、0.09%及0.32%,均不足1%,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分别为3.71%、3.94%、4.87%,敷尔佳远远低于同行。
另外,还有更惊人的数据——截至2021年底,敷尔佳员工总数441人,其中研发人员仅6人,这样的研发实力在功能性护肤赛道上还能走多久?
拟募资18.96亿近半用于营销推广
事实上,被贴上“医美面膜”标签,敷尔佳快速崛起背后,是搭上了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与新兴赛道的东风。
近几年,随着轻医美走红,以“医美面膜”“械字号面膜”为噱头的产品受到热捧,而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态势,敷尔佳销售费用不断加码,招股书也提示了相关风险。2019—2021年,敷尔佳销售费用分别为1.15亿元、2.65亿元、2.64亿元,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.6%、16.75%、16.01%。其中,宣传推广费分别为7031.75万元、1.66亿元及2.36亿元,合计为4.72亿元,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.24%、10.49%及14.29%。
虽然不断被诟病“重营销轻研发”,但为了争夺市场,敷尔佳继续加码营销。此次IPO敷尔佳拟募资18.96亿元,其中8.85亿元拟用于品牌营销推广,占募资总额约47%。
另外,敷尔佳建立的分销联盟系统平台所引入的“自然人经销+返利”的销售模式,一直被指有“传销”的嫌疑。
据悉,在经销模式中,敷尔佳建立了以自然人经销商为主的分销联盟系统平台,该模式已是敷尔佳销售渠道的重要组成。2021年其10.86亿元收入来自于经销渠道,占比达65.83%。在这种模式下,成为经销商的自然人帮助敷尔佳完成销售,而敷尔佳则对应给予3%—30%的销售额返利,作为销售激励。
正是这一销售模式,让敷尔佳的此次募资饱受诟病,原因在于,这一返利区间的安排,让联盟经销商成员具有了“发展下线”的空间,这也引发了该模式是否具有“传销”特征的争议。
不过在采访中,有专家表示,“个人经销返利,不能完全认定是传销。一般来说,以销售商品为噱头发展下线收人头费才能认定为传销。”
敷尔佳也否认该模式与传销“沾边”,称不存在“发展下级”、收取“入门费”等,不存在违反《禁止传销条例》等相关规定的情形。
质疑声不断,即使过会,敷尔佳仍面临重重考验。(记者 张璐)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